• 期刊首页
  • 理工简介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期刊征订
  • 投稿须知
  • 编委会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理工简介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 ,以重庆大 ...查看更多>>

要闻

  •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
  • 省委宣讲团成员罗若愚赴我校...
  • 我校被授予一定的出访来访外...
  • 学校新晋处级干部综合素质提...
  • 党委武装部、保卫处走访慰问...
  • 中海油研究总院来我校开展合...

学术

  • “珠峰大讲坛”学术报告会会...
  • 孙重羽学术讲座通知
  • 安燕教授学术讲座通知
  •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内部研讨会...
  • 《碎屑岩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应...
  • 肖毅强教授学术讲座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 > 03 > 信息摘要

北山地区白云山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出 处】:

【作 者】:赵泽南 杨建坤 魏民 王占立 郭士恩

【摘 要】花岗闪长岩位于白云山蛇绿岩带北侧,公婆泉岛弧带南部,由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中粒花岗闪长岩组成。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中粒花岗闪长岩均具有具高Si(63.46%~67.68%,65.5%~66.98%)、低Al(14.27%~15.52%,15.72%~16.42%)特征,为亚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含量较低(105.40~116.59×10-6,114.21~132.69×10-6),配分曲线具右倾特征,轻、重稀土分异程度略高(LREE/HREE为9.38~10.42,9.90~12.81),HREE分布较为平坦,岩石具Nb,Ta负异常,为I型花岗岩,具埃达克岩特征。岩石为底侵下地壳部分熔融成因,岩浆源区残留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和石榴石。细粒花岗闪长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63.9±0.94 Ma,加权平均值为363.8±1.8 Ma,形成于晚泥盆世。中粒花岗闪长岩U-Pb谐和年龄为348.7±1.0 Ma,加权平均值为348.5±2.0 Ma,形成于早石炭世。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中粒花岗闪长岩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地质意义;

上一篇:东天山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下一篇:黄陵断穹核部鳞片石墨矿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610059
 蜀ICP备05026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