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龙首山红石泉正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出 处】:
【作 者】:冷天赐 刘文恒 余驰达 刘晓东 王伟 李炎兴
【摘 要】研究区红石泉位于龙首山成矿带西部,本次研究对区内正长岩进行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测试,理清其岩石成因,探讨其构造意义。结果显示,红石泉正长岩样品的w(SiO_(2))为57.15%-65.03%,w(Al_(2)O_(3))为14.31%-18.46%,相对高钾w(K_(2)O)=4.55%-11.30%和富碱w(K_(2)O+Na_(2)O)=10.48%-13.10%,K_(2)O/Na_(2)O比值为0.64-4.22,可归类为准铝质高钾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轻稀土,相对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与重稀土,Eu(均值0.66)呈轻微负异常。锆石U-Pb定年指示其结晶年龄为416.00±0.17 Ma(MSWD=0.88)。综合分析认为,红石泉正长岩的形成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密切相关。晚志留纪至早泥盆纪时,祁连—柴达木板块和阿拉善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诱发了地壳熔融,从而形成壳源岩浆,而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形成了红石泉正长岩的母岩浆。
上一篇:西藏唐加地区早侏罗世高镁安山岩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下一篇:东昆仑开木棋河东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成因:来自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