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开展大型地质灾害自动速报
2019-03-13 10:11:30
本报讯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带来了一份题为《关于充分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开展大型地质灾害自动速报的建议》。
许强表示,我国目前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近30万处,但有些地质灾害发生地及其周围因无人员居住和活动,灾害发生后也难以及时发现和上报,可能会因此而延误应急处置时间,造成重大损失。
他认为,大型地质灾害其实可通过地震台网的观测结果,实现地质灾害的自动速报,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争取宝贵的时间。因为数字地震台网不仅可记录地震信号,也可观测记录一定规模的地质灾害产生的振动信号。目前正在运行的地震台网可记录体积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的地质灾害产生的震动信号。随着地震台网的不断升级,对更小规模的地质灾害监测也将成为可能。他说,现有研究表明,地质灾害产生的地震信号在形态、频率成分、延续时间、震源模型和物理机制等方面都与构 造地震信号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在地震台网系统的自动处理中添加相应的过滤条件,将滑坡事件从小地震事件中分离出来,便可实现地质灾害事件发生时间、位置、大体规模等参数的自动速报,甚至还可估算出滑动速度、位移、运动距离等参数,为灾情的初步判断、应急救援,以及次生灾害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关于利用地震台网进行大型地质灾害速报的可行性,许强认为,目前接入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处理台站已达1000个左右,目前正在实施的地震预警项目规 划建设台站将达到1万个。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重叠性。在这些地区,地震台网密集、数据记录质量高、监测能力强,密集的地震监测台网为大型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自动速报提供了硬件条件。同时,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对地震数据流的自动实时处理,也为大型地质灾害的识别和参数的发布提供了平台。
在许强看来,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的地震预警项目,执行过程中在台站布设时应充分参考相关区域地灾隐患调查排查成果,兼顾对地震和地灾的有效监测,尤其是高风险大型地灾隐患区,应适当加密观测台站布设。“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形成科学有效的算法和速报流程,并将其写入数字地震台网系统,开展重点区域利用地震台网监测结果进行地质灾害速报的示范研究与应用。”(顾华宁)
上一篇:教育扶贫川藏铁路职业教育 高校师生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