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学术研讨会
2018-10-15 14:57:15
为加强水、土、气的污染治理与生态调控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我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建设,环境学院特邀知名专家围绕“环境形势与污染处理”、“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两个议题开展专题报告与研讨。
报告时间:2018年10月13日上午8:10-12:00
报告地点:E1A102
报告题目:中国大气污染的未来趋势(The Future Trend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报告人:陶澍(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同位素示踪技术与旱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Isotope Tracer Technology and Groundwater Sustainability in Arid Region)
报告人:Ala Aldahan(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微孔矿物吸附与微波诱导降解耦合的新型污染处理方法(A Novel Treatment Method Based on Microporous Mineral Sorption Coupled with Microwave-induced Degradation)
报告人:程和发(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中国城市绿化植物均质化与再自然化(Biotic Homogenization and Re-naturalization of Urban Greening in China)
报告人:杨永川(重庆大学)
报告题目:中国植物多样性:地理格局、成因与保护(Plant Diversity in China: Patterns, Determinants and its Conservation)
报告人:毛岭峰(南京林业大学)
特邀专家介绍
陶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雅讲席教授、环境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198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行为和效应。近五年的研究重点为:1)全球高分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主要大气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大气颗粒物和黑炭的传输模拟,区域尺度的人群呼吸暴露和健康效应模拟;2)农村居民能源结构,固体燃料使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生活源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质量的影响,生活源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其健康危害,3)污染控制措施及相关政策的效益评估。目前为止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Energy一篇,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三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数十篇。累计引用14000余次,H指数65 (web of science). 目前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化学污染物委员会委员、太平洋环境与健康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和若干国际刊物编委。
Ala Aldahan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地球科学系教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学(UAE University)地质系教授、地质学家、瑞典2000万欧元深层天然气钻探项目首席科学家。1985年获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学位, 1989-1990年任乌普萨拉大学Tandem实验室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地球化学、沉积环境和同位素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已主持、完成多项关于冰川、海洋、湖泊和地下水等多介质同位素研究的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nce收录一篇,Nature收录一篇,Nature Geosciences收录两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收录一篇,ES&T、GRL、GCA、EPSL、JGR、SR等著名期刊收录数十篇。
程和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雅特聘教授。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地球化学。近五年的研究重点为:1)苯胂酸饲料添加剂的环境迁移与转化行为、污染阻控技术,以及人群暴露风险;2)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农产品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健康风险;3)新能源利用的环境问题。目前为止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77篇,其中包括Nature Climate Chang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各一篇。累计引用2900余次,H指数28 (web of science)。目前兼任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副主编和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编委。
杨永川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获生态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动态、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生物多样性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等专业主流SCI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现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毛岭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态保护、生物地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发表SCI论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30,论文发表在包括顶级期刊Nature,行业主流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Journal of Ecology,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American Naturalist,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等上,同时为Conservation Letters,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国际主流期刊审稿。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单位: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协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
上一篇:过度交叉加速器的新技术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ps磁铁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