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次在美国地质学会会刊上发表文章
2018-04-23 17:06:02
中亚造山带是全球著名造山带之一,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缘,其形成与塔里木克拉通和伊犁-中天山地块的碰撞作用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关于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地块的碰撞时间及其与南天山造山带的演化在地学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我校沉积地质研究院黄虎副教授、侯明才教授、时志强教授等依托国家973课题“中国北方陆相盆地含铀岩系成矿环境研究”(负责人:倪师军教授,项目编号:2015CB453001),在过去3年时间里,多次前往新疆伊犁盆地及周缘开展野外调查、取样,首次在伊犁盆地南缘晚石炭世地层中找到与深俯冲作用有关的榴辉岩砾石,为南天山洋的闭合时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通过与国际著名沉积大地构造学家Cawood Peter A.教授合作,通过系统的沉积学、岩石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精确刻画了伊犁盆地碎屑岩物源变化的时空规律。结合南天山带和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碎屑锆石年龄谱和南天山造山带及邻区岩浆活动和变质事件时空分布特征,认为南天山洋经历了晚泥盆世-晚石炭世(380-310Ma)向北俯冲以及晚石炭世(310-300Ma)的陆陆碰撞和拼接过程。二叠纪后,南天山造山带进入后碰撞伸展作用演化阶段。
此项研究成果对系统深入认识南天山造山带的演化以及盆山耦合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项研究成果对系统深入认识南天山造山带的演化以及盆山耦合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戏文专业两作品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下一篇:最后一页